当前位置:首页>>党的建设
党的建设
为民、务实、清廉,健全党的群众路线
时间:2014-07-10  作者:  新闻来源: 【字号: | |

  (党的群众路线活动专题辅导讲课稿) 

  龙家胜 

  同志们: 

  按照县委的统一部署和督导组的要求,结合前段时间的学习体会,今天,围绕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同大家一起上一次专题辅导课。我主要讲三个问题,第一个大的问题就是从历史的角度,讲一讲党的群众路线的形成和发展。第二个大的方面,党的群众路线究竟包含了哪些基本理论,也就是说我们需要掌握哪些理论的要点。第三个大问题,我们究竟怎么去实践党的群众路线,在现实中会碰到哪些问题,我们应该如何改进。主要就是这三个问题。 

  一、党的群众路线的形成和发展 

  (一)群众路线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一个多层面的伟大创造 

  我们党比较明确的提出“群众路线”概念,是在1929年中共中央给转战赣南、闽西的红四军前委的“九月来信”中表述的。毛泽东在“古田会议决议”中采用了这个概念。此后,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中国共产党人的群众路线思想在中央苏区特别是在抗日战争中得到了广泛展开,并有多方面的伟大创造。首先,它是思想理论的伟大创造。在1943年毛泽东写的《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中,他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过程升华为“实践到理论再回到实践”的过程,使之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一大飞跃。其次,它是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的伟大创造。就全党来说,将群众路线作为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来自觉地运用,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伟大成果。有这个认识自觉同没有这个自觉,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大不一样。再次,将群众路线作为一种自觉的实践活动,也是活动方式的一个伟大创造。这次搞群众路线教育,也是一种实践活动形式,即是在新的历史时期作为新的伟大工程的党的建设的一次重要实践活动。这多层面伟大创造的基石,就在于它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史观,揭示了党必须依靠人民群众才有生命力、活动力和创造力的缘由。因而,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 

  (二)群众路线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活的灵魂 

  邓小平在十届三中全会上的讲话,高度评价了毛泽东的群众路线思想。他说:“毛泽东同志倡导的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这两条是最根本的东西;对我们党的现状来说,我个人觉得,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特别重要。”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根据邓小平的思想,在重新概括毛泽东思想理论体系时,将群众路线同实事求是和独立自主一起,作为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的三个基本点。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发展,党的思想理论也在发展。党的十七大将改革开放以来作为指导思想的创新理论,概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十八大根据新的实践要求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了新的界定,指出:它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毛泽东思想的坚持,最重要的就是对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的三个基本点的坚持。这是精髓的精髓,这样,群众路线思想,毫无疑问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活的灵魂。 

  从这么长的群众路线形成发展的历史中,我们究竟要怎样掌握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呢?十八大报告做了一个很好的归纳,提出了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为民、务实、清廉”。通过我们党的历史,确实能看到,这就是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 

  为什么群众路线是这些基本内容呢?我也简单地分析一下。我们来看“为民”。我们党提出和贯彻群众路线,要解决一个“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我们搞革命也好,搞建设也好,搞改革开放也好,这是一个根本的问题,你为了谁,你依靠谁,那么我们是为人民群众的,这可以说是我们的根本目的。 

  第二是“务实”。你是为民的,那么你怎么为民呢?你整天夸夸其谈,不干实事。你能为民吗?所以为民,紧接着提出来的就是要“务实”。所谓务实是提出和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的途径。 

  为民也好,务实也好,都是要通过我们党的干部去做工作的。那么作为党的干部,就要“清廉”。如果不清廉的话,怎么有好的形象呢?我们也很难设想,如果是一个贪污腐败的人,他还能够去为民吗?他还能够去务实吗?不可能,老百姓也不相信。所以我们必须认识到,清廉,是我们每一个党的干部贯彻群众路线的一个身份证。以这个身份证验明正身,证明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这是我们提出和贯彻执行群众路线的一个根本的保障。 

  二、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理论 

  好,接下来我就讲第二个大的问题,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理论。党的群众路线究竟讲的是什么?我们要掌握怎样的理论?根据我的认识,我认为党的群众路线理论中最主要的是要高度认识群众的作用,要深入到群众中去。 

  (一)高度认识群众的作用 

  第一,要高度认识群众的作用。要贯彻党的群众路线,首先有一个立场和前提的问题,要高度认识群众的作用。如果没有这个认识的话,我认为不会去贯彻群众路线的。那么怎样才能高度认识群众的作用呢? 

  首先第一点,就要认识群众是英雄。我们马克思主义者是历史唯物主义者,是把人民群众当主人、动力、英雄和创造者。我这里讲一个故事:古希腊神话中的巨人安泰,有一个本领,他力大无比。他筋疲力尽的时候,就往地上一靠,用今天的话就是要“接地气”。所以安泰跟敌人战斗,他力大无比,而且没有力气了又马上恢复了,敌人总打不赢他。很不幸的是安泰的武功秘笈后来被敌人知道了。在一次打斗当中,当安泰没有力气的时候,又想往地上靠的时候,敌人就把他举在空中,便把安泰掐死了。这个故事就告诉我们,共产党人一定要接地气,才能够得到力量,力量才不会消失。 

  群众才是源泉。毛泽东写的《实践论》讲的一个什么道理?就是我们人类,我们所有的知识,我们所有的一切,从生产实践中来,生产实践是第一位的。没有生产实践,衣食住行怎么解决?我们所有的理论也好,知识也好,都跟生产实践离不开,因为那是第一位的。生产实践是第一位的,那么谁在生产实践第一线呢?人民群众。所以我们一切的知识,一切的认识,它的本源就来自于人民群众的这种实践。所以人民群众是我们的源泉。 

  群众也最有智慧。比如说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就是人民群众智慧的结晶体现。 

  群众最有力量。大家知道,淮海战役,这是一个生死决战的战役,因为淮海战役这一战打完了,国民党就败局已定了,共产党就胜了。那么淮海战役怎么胜呢?当时部队参战的人数,我们只有60万,而国民党方面有80万。可是大家知道打仗一方面要靠前线,更重要的是后方的保障支持。我们共产党方面的后方支持,民工就达到了543万。所以淮海战役,我们一个士兵后面有9个民工在支持着,1:9,这也打破了一个战争上的极限。毛泽东为淮海战役题了一个词,叫“兵民是胜利之本”。要按照军事上说,就题一个“兵是胜利之本”不就也可以了吗?因为打仗毕竟要靠部队、靠士兵。毛泽东不这样认为,他认为“兵”还要加上“民”,这才是我们胜利之本。 

  所以我们今天说一句不客气的话,就是说你个人有什么,群众要吐一口口水就把你给淹死了。这话说得比较难听一点,但是这话是事实,所以千万不要把群众不当回事儿,不当回事那是危险的。 

  (二)党员干部要深入群众 

  第二个理论,就是党员干部要深入群众。要认识群众的作用,不是认识了就完了,还要深入群众。 

  深入群众,要扎根群众,要学会关心群众,这是我们党员干部、领导干部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秦朝末年楚汉相争,刘邦跟项羽争天下,最后刘邦胜利了,毛泽东总结刘邦为什么胜利?他讲了三个道理:第一,刘邦决策对头,他把握了历史的趋势,而项羽是主张开倒车的,这不对。第二,刘邦善于用干部,他打仗人越打越多,而项羽是孤家寡人,脾气又暴躁,听不进去别人的意见,所以本来韩信是要投奔项羽的,最后不跟项羽了,跟刘邦了。这两条原因,在毛泽东看来都不是主要的,最主要的是刘邦出生社会底层,对人民群众的疾苦有深切的体验。我们今天说就是一种群众观点。项羽是什么人?项羽是楚国的贵族,他的爷爷,他的父亲,或者他的叔父都是我们今天说的高级干部,都是士大夫阶层。所以项羽不知道民间的疾苦。刘邦是什么人?沛县的一个亭长,我们知道亭长就是十里方圆的一个小官,干什么呢?主要是负责社会治安的。所以跟我们今天比较对等的,刘邦就是一个派出所的所长,就是这么一个小官。一个派出所的所长当然整天跟群众在一起,了解群众的疾苦,毛泽东认为这是最重要的,最后他胜利了。 

  三、怎样践行党的群众路线 

  下面我讲第三个问题,就是结合当前的活动和我们的工作,我们怎样去践行群众路线,怎样去克服群众路线贯彻当中还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改进的措施、方法。 

  (一)当前的党群、干群关系中存在问题的三种表现 

  这里我想首先来分析一下,究竟怎样认识当前我们的党群、干群关系?坦率地说,我认为现在我们的党群关系,干群关系,是有问题的。这个我想大家是会同意的,如果没有问题,我们已经非常好了,干嘛还要集中大半年的时间,来进行这样的群众路线的教育实践活动呢? 

  现在党群关系、干群关系中不太好的方面,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种表现。第一种表现,就是出现了干群隔阂,不相往来的情况。干部的归干部,群众的归群众,走不到一块。我们有一句话叫做“两股道上跑的车,走的不是一条路”,这就说明干群关系断裂了。 

  第二种情况,就是正面的冲突,剧烈对抗。因为平常感情疏远了,走不到一块了,那么本来是很小的一件事,如果关系不错,很好地沟通一下不就解决了吗?但是因为感情断裂了,所以本来小小的一点事儿,好比是一个小花火,会酿成一个大爆炸,小事就会变成大事。这样的一个大事,也可以说叫突发事件、群体性事件。 

  根据社科院每年的蓝皮书,还有公安部的一些统计,从2008年以来,突发事件、群体性事件,大概每年在10万起以上。我们大家所熟知的就有2008年上海"磁悬浮事件" 、云南"丽江水污染事件"、2009年广东"番禺反对建设垃圾焚烧厂事件"、2011年大连"PX事件" 、浙江"海宁事件"、2012年四川"什邡反对兴建钼铜项目事件" 、江苏"启东事件"等等,包括2010年我们马鞍山也出了个“611”事件,这个大家更清楚。所以现在维稳就成为各级党组织和政府的很重要的、甚至是刚性的任务。 

  这种群体性事件往往会导致严重后果,我这里举一个例子。大家也听说了,2009年7月24号,在吉林省通化钢铁公司发生了“通钢事件”。这个“通钢事件”怎么回事儿呢?大家知道,就是企业的一把手陈国军,被工人群殴致死。陈国军为什么被工人活活地给揍死了呢?因为他说了不得体的话,他说我要搞企业重组的话,你们这些人我一个都不要,你们都回家去。大家想一想,你让工人群众回家去喝西北风,不是让他等死吗?那么工人群众就会想了,与其说你让我死,我还不如先让你死,你死了说不定我就活了。所以就在冲突当中你一拳我一拳把他给打死了。今天我们也很坦率地说,你还不好找到凶手,你怎么找凶手呢?几个人,或者是一个人,那是很明显的,这一大批人,你怎么找凶手呢?所以还没有办法追究。那么也只好对他的家人,他的子女给予优厚的待遇。但是让我们硬抓一个凶手,那是抓不到的。而且这个事情我们要看到它的根本原因还就在于干群关系的极度紧张,这是问题的症结。 

  第三种表现就是隐性对抗,后患无穷。工人群众、人民群众他也清楚,我跟你直接对抗,我也吃亏,没准这个事情,你也要抓几个为首的关我几天。当然中国人有一句话,叫做“好汉不吃眼前亏”。这就是什么?我对你有恨,对你有气,但是我当面不表露,我可能还跟你嬉皮笑脸,见面还握手,还打招呼,但是转过身以后他就在背后骂你了,这就叫什么,把怨恨积累在心里。 

  其实我们分析一下,这第三种表现更可怕,为什么?因为这是民心、党心的问题。“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领导干部必须始终心系群众、服务人民,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我们党才能无往而不胜,我们的事业才能如马克思所言“并不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存在”。 

  所以大家一定要认识到,今天我们讲党的群众路线,归根到底是要形成跟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个血肉联系也是鱼水关系。“有水鱼则活,无水鱼则亡”。就是这么一个道理。这种鱼水关系,千万不能够变成油水关系,甚至是水火关系,那就完蛋了。 

  (二)基层检察干警如何践行党的群众路线 

  接下来我还讲最后一点,当前我们怎么搞好这个教育实践活动呢?我认为就是一定要按照中央规定的,打倒“四风”敌人。这次搞教育实践活动,我们有四大敌人,我们把它叫“四风”:就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 

  “四风”就是生长在党和国家肌体上的赘瘤、毒素和祸害,一定要清除它。那么怎么清除呢?中央提出来要“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在我看来这就是“四步走”。第一步照镜子,主要就是学习理论,武装思想。第二步正衣冠,就是要把自己摆进去,去对照一下差距在哪里,我缺了什么。第三步洗洗澡,就是把这些毛病,把这些问题、污垢清洗掉。第四步治治病,就是对症下药,治病救人。 

  那么作为基层检察干警,我们到底该如何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呢?我认为要做到“四气”,即“去官气、接地气、聚民气、树正气”: 

  “去官气”。基层检察机关与群众打交道多,在履行法律监督职责中,要克服官僚主义,牢固树立权力是人民赋予的理念,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要像对待亲人一样对待来访群众,做到“一张笑脸相迎、一把椅子让座、一杯热茶相待、一腔热情服务”。执法办案要善于换位思考,既要会讲法言法语,又要善于使用群众语言。既要在感情上亲近群众,又要在行动上融入群众,去掉“官气”,放下“架子”,把践行群众路线作为一种自觉行动。  

  “接地气”。要延伸法律监督触角,实现检力下沉,发挥监所、控申等服务群众的载体和平台作用,使群众有意见能及时反映,有诉求能及时表达,有困难能及时得到帮助。检察干警要走出院子、走下车子、扑下身子,与群众零距离接触、面对面交流、心贴心交往,努力构建“干警全员参与、群众全面联系”的联系群众工作新格局,从群众中汲取检察工作的养分。  

  “聚民气”。民气盛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爱戴,民气衰必会遭到群众的厌恶和唾弃。基层检察机关践行党的群众路线,要深化“三听三问”、“三进三评”活动,找准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问题、最不满意的矛盾问题、最期待解决的难点问题。勇于正视群众中的矛盾纠纷,研究解决办法,依法妥善处理,排忧解难聚民气,做社会和谐稳定的捍卫者、群众利益的维护者,塑造群众满意的新形象。  

  “树正气”。践行群众路线,要充分履行法律监督职责,从群众最关心的公共安全、最关切的利益保障、最关注的公平正义入手,严厉打击侵害群众利益、影响群众安全感的刑事犯罪。既要查处领导干部贪污贿赂、渎职侵权等职务犯罪大要案,又要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侵害民生民利的小案。要深化检务公开,畅通民意表达渠道,把执法办案的依据、程序、结果等公之于众,让检察权在阳光下运作,提升检察机关执法公信力。